专稿: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党委聚焦新时代党员教育新任务新要求,通过拓宽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强化学用结合等举措,提升党员教育的“广度”“深度”“力度”,让农村党员教育工作落地落实,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党员队伍。
在培训内容上,拓宽党员教育的“广度”。开设“理论讲堂”,围绕政治理论学习、党纪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精选学习内容,制定理论学习菜单,以村为单位,实现全镇党员应学尽学。推行“党员讲堂”,鼓励普通党员上讲台,实现“人人讲党课”。党员可通过学习所得,从“倾听者”变“讲解者”、从“被动学”到“主动讲”,激发普通党员学习积极性和党课参与度。打造“特色讲堂”,整合本镇中药材种植、哈密瓜种植、花茶生产等特色产业,借助远教平台,采取“授课+现场观摩”的方式,讲授农业生产知识、最新惠农政策等、安全生产知识等,谋划增收致富“金点子”。2023年以来,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中药材种植、党务知识、基层治理等,举办全镇党员干部培训班20余场次,覆盖党员1500余人次。
在形式多样中,提高党员教育的“深度”。探索党员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将党员教育融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推行书记示范带动学、组建专班引导学、交流研讨互动学,定期开展“书记讲党课”“图说微党课”“我为党员群众放电影”等活动,实现授课形式“多元化”、授课内容“精准化”。打造“沉浸式”教育,坚持将红色教育作为激发党性、铸魂赋能的关键,组织党员到皖北烈士陵园、谯城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红色充电站”等活动,强化党员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党性锤炼。实现“互动式”教育,依托“互联网”,搭建起党员教育的“掌上课堂”,充分利用“安徽先锋微讯”“谯城组工”等微信公众平台,通过党员微信群推送学习资料,让流动党员、行动不便党员及时查看学习内容,保障农村党员“线上”学习不掉队。同时,党员根据自身学习需求,可在党员微信群互动发言,交流学习心得、提出工作建议,提升党员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
在学用结合中,强化党员教育的“力度”。打造党员教育的“实践课堂”,结合村情实际,组织党员参与“村民协商议事会”,在信访矛盾化解、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中当好理论政策“宣传员”、服务群众“联络员”、矛盾化解“协调员”,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以来,该镇党员参与村级事务,协商村内事项、化解邻里纠纷50余件。为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设立“党员志愿服务队”15支,在疏浚沟渠、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亮身份、显身手,让农村党员通过志愿服务,强化身份意识、践行使命担当,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解难纾困、干事创业的生动实践。2024年以来,开展党员志愿服务40余次,为群众解决生产桥塌陷、村内道路亮化等实事1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