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近年来,歙县狮石乡高度重视农村党员教工作,通过搭建“理论课堂”“廉政课堂”“实践课堂”,多方位、多渠道抓细做实党员教育工作,推动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搭建“理论课堂”,筑牢思想根基。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课开讲啦”活动为载体,统筹整合业务分管领导、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榜样人物等人员力量组成讲师团,通过专家讲理论、领导讲政策、干部讲实践的方式,分层次、多维度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开展学习,帮助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增强党性。今年来,全乡已开展宣讲30余场次,受众达2000余人次。针对年老体弱党员、流动党员,乡党委线下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基层榜样、年轻党员干部等10余人,采取上门送学、结对互学等方式,引导老党员逐章逐条深学细悟,交流学习心得、畅谈学习体会,搭建起党组织与年老体弱党员沟通桥梁,推进党员学习教育全面覆盖。同时,线上以支部为单位建立党员学习交流群,依托“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微讯等平台打造“指尖课堂”,实时推送党的创新理论、经验做法、权威解读等学习内容,引导流动党员用活碎片时间,便利全体党员全时段、多方位、高频次开展自主学习,确保党员干部学习“不缺课”、理论“不漏学”。
搭建“廉政课堂”,锤炼过硬作风。深入挖掘本地红色文化中廉洁元素,以狮石红色革命村史馆、清贫文化礼堂为核心,利用场景复现、情景演绎、多媒体等手段,精心绘制党员教育“红色地图”,先后组织党员干部200余人次开展重温入党誓词、观看红色电影、聆听红色故事等活动,增强红色事迹的感染力,提升红色教育教学质感,引导党员干部学习先进做法、汲取廉洁力量。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廉政教育警示片、警示录,把典型案例作为以案说德、以案说法、以案说责的“活教材”,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强化警示震慑,推动党员干部牢固树立规矩意识、底线意识和红线意识。坚持把抓好党员干部日常管理作为重要课题,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谈心谈话等制度,支部不定期通过电话沟通、微信联系、家庭走访等方式开展摸排,与党员干部聊日常、谈体会、话心声,及时掌握党员干部思想动态和工作现状,针对困难诉求理思路、教方法、解难题,对可能存在的作风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存在不足明确指出,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常态化,在“红脸出汗”过程中帮助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牢固树立廉洁意识。
搭建“实践课堂”,磨砺服务本领。乡党委坚持把党员教育融入实践活动全过程,深入开展“驻村夜访”“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依托“乡—村—组”三级“红色网格”体系,组织2支志愿服务队与100余名在家党员走村入户,协助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处、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鼓励引导流动党员到所在社区报到,在流入地党组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以学促干,践行为民服务宗旨。2024年来,全乡共组织党员干部走访群众382余户次,为民办实事224件。将远程教育学习成果延伸到基层实践中,发挥远程教育站点和学用示范基地作用,探索建立“远教+支部+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组织种养殖大户、“土专家”党员,深入茶园、养殖场一线讲解种植技术和养殖技巧,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周边党员群众提高增收致富能力。同时,成立由“乡党员领导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党员志愿者”组成的党员先锋服务队,发挥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通过召开流动党委会、板凳会、户主会等形式,对群众普遍关切的问题及时开题作答、解疑释惑、回应诉求,增强党员在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的宗旨意识,推动党员教育由内在理论向外在实践成效的转化。